黄河流域湿地保护战略及优先行动

黄河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经济带,以仅占全国2%的河川径流量,承载着中国12%的人口和15%的耕地用水需求。2019年,中国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写入国家战略,并明确了“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的战略性要求。湿地保护和修复是这一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支撑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黄河两岸分布着类型复杂多样的湿地,总面积393万公顷, 约占全国湿地面积的6%。这些湿地主要包括沼泽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近海与海岸湿地和人工湿地,分布在黄河上游源头区、中游和河口三角洲地区,具有水源涵养、水文调节、气候调节、水质净化、固碳、生物栖息地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在中国国土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黄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较高,气候变化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等均影响着黄河流域湿地的生态健康,导致湿地面积减少、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持续退化。加之长期以来,湿地保护与水资源管理一直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导致湿地保护游离于流域综合管理之外。因此将湿地保护有效融入流域综合管理是实现黄河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

为了支持解决这些问题,2021年底,保尔森基金会、老牛基金会与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启动了“黄河流域湿地保护战略及优先行动项目”。


打开 项目详细信息

项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