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以及气候变化下的商机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4月22日发布的最新报告明确指出,实现净零排放的道路需要新技术的支持以及不断创新,加速当前的脱碳进程并加强脱碳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清洁氢气并将其推广到绿色供暖、运输、重工业和能源存储等领颇具前景,但在氢气的生产和使用环节依然面临巨大挑战。

4月27日召开的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年春季会议期间,保尔森基金会和国际金融论坛(IFF)共同举办了一场主题为 “气候变化下的商机——新创新与氢能产业”的线上研讨会。

与会专家们为如何有效使用清洁氢气而创造路径和制定政策展开了讨论。

保尔森基金会副主席兼总裁、国际金融论坛(IFF)理事戴青丽(Deborah Lehr)主持了这场对话。与会专家包括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荣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英国伊尔姆环境资源管理公司(ERM)低碳转型合伙人杨燕、中国产业发展促进会氢能分会会长魏锁、远景能源全球高级副总裁郁峰和中美绿色基金首席投资官吴竺。

为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已将氢能列为脱碳工作的核心解决方案之一。2022年3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氢能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并提出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建设及氢能产量等具体目标。

与会专家围绕《规划》这一背景,分享了他们对氢能产业发展的观点。前中国政府官员刘燕华首先阐述了中国当前的能源结构,解释了不同类型的制氢方式,并介绍了近期省级层面的绿氢行动。同时,他认为氢能的大规模应用还需突破运输、安全与成本等难题。

杨燕、魏锁和郁峰分享了他们在私营企业的经验和洞见,包括为大规模绿色制氢开创了漂浮式海上风力发电项目,开展技术和政策领域的对话以支持中国氢能产业的发展,以及运营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能源管理平台。这些例子表明了氢气在推动能源转型方面具有显著的潜力。

会议最后,吴竺分享了他对当前氢能产业投资潜力的观察。他认为,目前氢能的投资机遇主要分为两类——氢能作为可替代低碳能源与氢能在绿色交通领域的应用。他进一步指出氢能商业化的主要障碍在缺乏运输能力和降低运输成本。

尽管氢能产业仍处于发展初级,面临发展过程中的“阵痛期”,我们仍需密切关注这一产业的进展。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政策的积极推进,氢能产业有望带来非常可观的商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