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0年到2000年的半个世纪里,中国丧失了约73%的红树林。目前,中国仅有约29,000公顷的红树林(包含人工种植的红树林)。这些红树林主要分布在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和浙江五省(区)。尽管中国已经建立了34个与红树林相关的自然保护地,涵盖了约67%的现有红树林面积,但红树林生态系统依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巨大的压力。为了支持解决这些问题,2018年11月,保尔森基金会、老牛基金会与红树林基金会共同启动了“中国红树林保护及恢复战略研究项目”。
从建国初期到2000年,中国丧失了约56%的红树林,仅存2.2万公顷。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和修复红树林,使红树林面积增加到了近3万公顷,并建立了38处不同类型的以红树林为主的自然保护地,覆盖了超过75%的现有天然红树林。然而中国红树林保护依然面临着巨大威胁,如水产养殖和海堤建设等人为活动及全球气候变化的双重压力,存在着红树林自然保护地管理能力不高、红树林生态系统退化等诸多问题,影响了中国红树林的保护与修复成效及其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
为应对这些压力,2018年11月,在老牛基金会的资助下,保尔森基金会与红树林基金会共同启动了“中国红树林保护及恢复战略研究项目”。 该项目旨在研究和评估中国红树林保护现状与面临的威胁,分析了中国红树林在管理、保护、修复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借鉴国内外先进案例,结合中国目前正在开展的海岸带修复、“蓝色海湾”和“南红北柳”等生态修复工程的现状和需求,研究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修复和可持续利用的新理念和新途径,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中国红树林保护和修复建议,为中国实施大规模的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行动提供科学支撑和决策参考,以进一步促进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
主要结论
1.红树林面积稳步增加
2020年以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红树林保护与修复,红树林面积由2000年的2.2万公顷增加到2019年的3万公顷左右,建成38个红树林自然保护地,涵盖了超过75%的天然红树林,成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红树林保护率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2.局部地区红树林退化显著
受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中国红树林生态系统局部地区退化明显,主要表现有:红树植物规模性死亡事件时有发生;红树林群落结构由成熟植物群落向先锋植物群落逆向演替,病虫害逐年加重;红树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降低;珍稀濒危红树植物种类占比高,但野外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造成退化的主要原因包括:海堤建设侵占红树林,阻隔红树林与海堤内陆地生态系统的交流,削弱了对海平面上升的抵抗力;围塘养殖破坏红树林,造成养殖污染;生物入侵严重,造成重大威胁。
3.自然保护专业人才短缺,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中国红树林研究居世界前列,但研究成果转化和实践较弱。红树林自然保护地管理人员学历层次偏低、专业结构不合理,严重缺乏专业人才。目前尚未建立完备高效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和评估体系,红树林保护管理和生态修复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和有效的社区参与的保护修复机制,保护地建设急需“质”的提升。
4.滩涂造林仍有关键问题急需解决
滩涂造林是目前中国红树林修复的主要方式,已经建立了一套基于滩涂造林的红树林修复标准体系。但部分红树林生态恢复工程将植被修复作为主要或唯一目标,较少关注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体修复和提升。在修复地点、修复措施和树种选择等方面,存在科学依据和评估不足的问题。滩涂造林也有诸多问题,包括:造林成本高但成效相对较低;造林树种单一;技术难度大;生态风险大;外来物种入侵;人造林生态功能有限,自然灾害防御能力较差。
5.现有红树林恢复造林标准更利于人工造林,应增加自然恢复的空间
中国正式发布的12项红树林造林标准和规范存在着一些问题:以植被修复为主要目标,基于生态系统整体的修复内容缺失;缺乏退塘还林还湿的技术标准;突出人工修复,缺乏自然修复;对项目规划设计及实施者的要求不明确;忽视环境因子调研;生物多样性跟踪监测不足;项目实施和验收时间短;过度强调使用袋苗;大规模单一物种造林,对乡土树种强调不够。红树植物自然恢复能力强,与人工修复相比投入低、群落结构更稳定,应当按照“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原则编制红树林修复方案。
6.退塘还林还湿将是未来红树林修复的主要方式
围塘养殖是红树林破坏的最主要原因。多数鱼塘前身是红树林地,因养殖规模大且缺乏有效的污染处理措施,许多海水养殖鱼塘陷入了“规模扩大-养殖污染加剧-环境恶化-病害频发-效益下降” 的恶性循环,导致30%的鱼塘虾池闲置。此外,全国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内鱼塘总面积近10,000公顷。与滩涂造林相比,鱼塘具备恢复红树林的基本生态条件,退塘还林还湿在恢复红树林生态功能方面更具优势,恢复潜力巨大。但中国在退塘还林还湿的基础理论、技术标准和实践案例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7.红树林利用形式单一,可持续利用方式有待开发
传统围塘养殖不可持续,除退塘还林外,更需创新生态养殖模式,通过红树林种植-鱼塘养殖耦合系统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红树林美学、科教和旅游价值极高,但中国红树林旅游以自助观光为主,内容形式单一。红树林生态旅游应深挖自然文化特色,整合社区及社会资源,组建专业团队,开展观光休闲、深度体验、自然教育等旅游形式。红树林碳汇潜力极大,保护和恢复红树林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战略之一。中国红树林“蓝碳”面临以下挑战:当前排放和减排政策制定所需科学数据存在较大空白;红树林退化影响碳汇功能;红树林区养殖面积大,需考虑兼具“蓝碳”和可持续生计的修复模式。
主要建议
1.转变红树林保护理念,加强自然保护地管理
引进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管理的理念,通过培训等方式提高保护地管理人员科学素养,规范和落实总规、科考和勘界,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科研监测野外台站,探索基于社区的红树林保护、修复和管理模式,鼓励社区参与。
2.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红树林修复体系
逐步改革和完善现有的以滩涂造林为主要模式的红树林生态修复标准,构建基于“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修复标准和成效评估体系,考虑生态系统整体结构和功能恢复,将鸟类和底栖生物纳入目标,兼顾经济物种提供可持续生计。具体措施有:开展红树植物育苗技术研究;科学评估优先修复地点和目标;逐步减少滩涂造林,科学评估造林宜林地;攻克退塘还林还湿理论和技术难题,建设示范地;慎用外来红树物种造林,总结红树林生态系统修复及研究经验。
3.调整红树林管理和可持续利用方式
建设专业团队充实生态旅游内涵与形式,促进红树林生态旅游发展;规范养殖行为,开展生态养殖,大幅减少污染,推动生态养殖成为中国红树林可持续利用的重点;研究并建立红树林蓝碳计量标准和评估体系,开发碳汇交易项目;加强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和海岸带防护功能的研究,为海岸带管理、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提供科学支撑;严格保护天然红树林和自然保护地内的红树林资源,对自然保护地外的人工红树林资源进行可持续开发利用。
下载报告:中国红树林保护与恢复战略研究报告—摘要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