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林纸业在弗吉尼亚的绿色生产

CHESTERFIELD2014年6月,中国造纸公司泉林宣 布在弗吉尼亚州切斯特菲尔德县 投资20亿美元,投建占地850英亩的先进生产基地,计划于2020年完 成建设并全面投产。据公司预计,届 时将能给当地创造超过2000个就业岗 位。

泉林的投资是迄今为止中国民企在美最大规模的绿地投资,但比投资规模更具意义的是:大部分中美绿地投资都是美国技术出口中国,而在此项目中,中国投资方并非寻求技术引进,而是扮演了技术出口方的角色 。

包括中国造纸厂在内的大部分造纸厂都转向了木浆生产工艺,部分原因在于木浆的供应相对丰富,比秸秆造纸污染更少。但是泉林却独辟蹊径,声称已开发出业内领先的秸秆制浆技术,既能将农业废料转化为高质量的纸制品,又能将废料转化为有机肥。泉林称这一工艺对环境影响较小。

已然跻身中国顶尖造纸厂商之列的泉 林将这一清洁生产工艺命名为“泉林 模式”。泉林认为其技术不仅能促 进所谓的“循环经济”,由于公司需 要购买农业废料作为造纸原料,这一 技术也将使农民受益。

泉林之所以决定投资弗吉尼亚州,背后有若干原因。首先,美国纸制品市场成熟,消费者更重视环保产品,更愿意接受高价。其次,工厂选址靠近秸秆供应和终端消费者,可节省成本。第三,泉林希望接触发达资本市场,以便日后扩张时有更多融资选择。最后,进军美国是泉林的一项战略部署,借此打造品牌声誉,为全球市场竞争铺路。

虽然20亿美金的投资金额引人注目, 但是在泉林雄心勃勃的扩张中,美国 工厂只是一小部分。随着公司技术的 成熟,2010年初以来,泉林又宣布了 四个投资项目,三个位于中国,一个位于美国,投资总 计约480亿元,超过 了泉林总资产的六 倍之多。但由于泉 林并未上市,外界 并不清楚公司的财 务状况。如何为其下一阶段的美国发展融资,这依然是泉林所面临的问题。

考虑到泉林的总体表现,公司在美投 资的时间点也有些有悖常理。2010 年,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位与产能过 剩,中国造纸行业面临明显的增长停 滞, 中央政府2008至2009年的大规模 刺激计划更是加剧了这一局面。大多 数中国造纸商选择缩减规模以克服增 速放缓的压力,但是泉林却决定进行 扩张。

泉林似乎乐于反其道而行之。十年 前,在国家污染新政的压力下,大多 数造纸公司都转而生产污染较少的木 浆纸,但泉林却坚定选择了秸秆纸, 并为提高秸秆造纸技术大力投资。

本案例分析将探讨泉林进军美国市场的决策,首先分析公司和泉林在美投资的背后动机和所涉及的技术,回顾泉林发展历程,详述中国造纸业转型,并讨论一些影响国内业界的政策。

接下来,关注点转向泉林在弗吉尼亚 州为期11个月的投资过程,包括选 址、条款谈判、公司战略与文化相关 的挑战,重点强调敏锐、高效、经验 丰富的弗吉尼亚州当地经济发展部门 在吸引高科技企业方面的作用。泉林 的投资符合弗吉尼亚州经济多元发展 的大方向。

报告写就时,泉林的弗吉尼亚工厂尚 未完工,距离2020年完工还有几年的 时间。但即使以其现在半成品的状 态,这项投资也提供了一些宝贵经 验,值得未来赴美的中国直接投资项 目关注,也能增进对这类投资的了 解。泉林案例特别阐明了以下几点:

  • 中国企业不仅仅是在从OECD国家 (包括美国)获取技术,同时也有一 些输出技术。
  • 对于一个产品单一、产能过剩的行 业,科技进步是令公司脱颖而出的主 要因素。
  • 泉林自主开发知识产权,这反映出 在中国,专利和知识产权越来越得到 重视和认可。
  • 随着消费者(包括较富裕的中国消 费者)越来越愿意为绿色产品支付高 价,环保意识正在改变一些传统的高 污染行业。
  • 虽然泉林是民营企业,但是政府依 然参与了泉林融资,并起到了关键作 用。
  • 弗吉尼亚与山东两地政府间的良好 关系对投资过程依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