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新系列的这篇论文由保尔森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和《在10亿人后面排队:稀缺如何决定中国未来10年的崛起》的合著者马旸撰写,旨在起到铺垫作用,全面概述了中国的能源战略、政策、选择和利弊权衡,非常好地审视了中国面临的潜在能源挑战并为以后发表的该系列其他引人入胜的论文提供了框架。这些论文将着眼于中国的页岩气开发和不断变化的中国能源经济动态等多个不同主题。
马旸的论文勾勒和考察了中国的能源结构现状以及为了到2020年重塑其能源格局而已经提出的一些现有建议。这一系列的后续论文将重点探讨中国的能源和环境难题的方方面面,对不同行业和技术进行分析,或者就中国面临的重大能源相关问题所涉及的各项政策提出多种不同观点。他的论文并不提供具体的解决之道或解决方案,而是勾画出中国现在以及未来短期内的能源战略的核心要素。
马旸认为,中国的政策前提是认识到国家面临的能源和环境困境的严重性,而北京方面在面对这些挑战的时候有一种紧迫感。不过对北京方面中期内能够实现的成果进行任何评估都需要同时现实地认识到这样一个事实,即经济增长,因而能源需求的增长,仍需要延续数十年时间。而且目前尚不清楚的是,如果中国实现了经济调整,从依靠固定资产投资和出口的增长模式转向国内消费为主的更高质量的增长,靠更多消费拉动的中国经济是会有助于促进能源转型,还是只不过改变了中国能源消耗的特点。
[contentblock id=13 img=gcb.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