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美国前市长介绍绿色发展经验 帮助中国避免重蹈覆辙

2016 Mayors Panel 1 Web

对来自中国天津市的18名政府官员,四位经验丰富的美国市长答疑解惑,探讨了如何应对和化解中国建设绿色城市所面临的挑战。保尔森基金会举办的市长培训项目每年邀请一批中国市级官员访问美国,参加可持续发展强化培训。今年的培训邀请了美国洛杉矶市前市长安东尼奥·维拉莱戈萨、芝加哥市前市长理查德·戴利、费城前市长迈克尔·纳特和亚利桑那州梅萨市前市长斯科特·史密斯,出席由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主持的专题讨论会。保尔森先生表示,中国的市长和城市规划者的任务“非常艰巨”,既要发展建设某些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同时还要改善环境,减少碳排放。在讨论会上,一位天津市政府官员向与会的美国市长提问:中国城市怎样避免美国“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下是四位前市长的回答:

洛杉矶市前市长安尼奥·拉莱戈

2016 Mayors Panel 2 Web激励企业投资可持续城市项目。安东尼奥·维拉莱戈萨是一个得到工会支持的民主党人。他在2005年走马上任之时,曾被外界认为持反商业的态度。从上任第一天开始,维拉莱戈萨就意识到,他需要商界的帮助来实现振兴洛杉矶市中心地区的梦想。他说,在得知新建设项目需要12个政府部门审批后,“我们把审批数量减到了一个,以‘加快’发展”。他还前往中国为洛杉矶招商引资,使洛杉矶市中心地区成为中国在美房地产投资的首选城市。维拉莱戈萨强调了鼓励商界参与,以促进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发展的重要性,这也是中国政府目前正在推动的绿色发展融资的一种方式。

芝加哥市前市长理查德·戴利:

选择一个重点问题入手,并深入解决问题。理查德·戴利在1989年至2011年期间担任芝加哥市长。他说,“如果我是你,我回去后会选择一个以空气、土壤或水(污染治理)为重点的项目,并以最快的速度实施。一年后再回顾和评估项目实施情况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戴利还谈了他主管千禧公园建设的经验。该项目位于芝加哥市中心,融艺术、文化和生态保护于一体,已经给地方经济带来约100亿美元收入。“在我启动这个项目的时候,媒体一片批评之声……但在公园建成后,我成了英雄”。

费城前市长迈克尔·纳特:

鼓励发展绿色建筑,以节约能源和资金。迈克尔·纳特在2008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费城市长。他要求大型建筑必须计量和报告能源使用情况,然后与业主合作降低能源消耗。纳特回忆说,“我们能够表明,节能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利益”。建筑用能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40%。如果中国要实现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提高建筑能效必须成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世界的新建建筑有一半都在中国,所以,中国可以通过制定恰当的政策,给全球带来巨大的积极影响。纳特说,“这些高效节能的东西不是赶时髦,而是能够带来经济利益”。

亚利桑那州梅萨市前市长斯科特·史密斯:

从价值观的角度来谈可持续发展。斯科特·史密斯在2008年至2014年期间担任亚利桑那州梅萨市这个“全美最保守大城市”的市长。他的可持续发展愿景面临政治上的反对意见。他围绕价值观构建自己的环保理念,从而实施了该州最激进的循环经济计划,并强有力地推动了太阳能发展。他说,“不管政治立场如何,大家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干净、安全的城市”。史密斯鼓励中国的地方领导要清晰明确地提出他们的政策要点,与老百姓进行有效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