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碳排放峰值不再是“可能”而是什么时候和如何的问题

作者:候安德

Greenpeace Coal Photo Blog
煤炭在河北省港口大量积压 (©绿色和平/ Liu Feiyue)

上星期有两天北京的能源专家们没有进办公室,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参加了一个重要的会议为中国的煤炭生产和使用设定峰值。由国家发改委主持的中国煤炭消耗封顶计划和政策研究项目举行了一个由400多位中外专家参与的会议,讨论在中国制定煤炭能源封顶对卫生、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影响。

为什么这个会议这么重要?因为这是在美中宣布气候协议后的几天进行的,中国誓言要在2030年前碳排放达到峰值。现在最紧要的问题是中国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这也就是能源专家们正在讨论的问题。两年前还几乎没有官员讨论要为碳排放设定峰值。

今天,煤炭封顶在中国已经是官方政策。接下来是什么时候和如何实现的问题。

落基山研究所和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的一篇新文章辩解说中国可以通过提倡电动汽车、设计更好的建筑和建造更能效的电网来实现目标。 在会议上,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于聪(Yu Cong)也强调了优化建筑物能效的重要性(保尔森基金会最近北京会议的主题)并指出北京东北一幢公寓楼通过使用被动房屋设计节省能源消耗达92%。

开放市场也是帮助中国实现煤炭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美中气候协议将使中国市场向美国技术开放,从智能楼宇到用于太阳能、LED和电池的超级材料。这意味着中国可能很快就会将自己的能源市场开放,提倡在能效、可再生发电入网和更广泛分布的发电方面的竞争。

修正能源定价系统的举动也可以提高能效。到目前为止,价格结构一直激励公共事业公司尽可能多的生产和销售能源。但是上周,深圳宣布一个试点项目为公共事业部门建立收入上限,通过将电网公司收入与销售脱钩来鼓励当地公共事业部门的节能行为。本周的国家能源行动计划呼吁建立能源批发市场,直接进行电力交易来提倡能效和打破输送电渠道的阻碍。

中国还正在制定排放交易机制来实行煤和碳排放的上限。全国已经有7个碳交易试点项目,并且正在探索其他交易机制。 在上周的会议上,国家气候变化决策和国际合作中心的碳市场管理副主任张新建议最终的目标是决定采取最有效的方式实施上限–通过煤配额或碳排放配额交易进行。

尽管怀疑论者认为,中国逐年递增的承诺不能保证全球气温可以避免在本世纪末上升2摄氏度(科学家预言超过以上将会导致世界末日),中国的行动在几年前是不可想像的。假设持续的技术进步和实施,有充分理由相信未来几年还会带来更雄心勃勃的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