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点须知:中国如何同时做到降杠杆和稳增长

An acrobat performs on a tightrope as the Chinese Lunar New Year which welcomes the Year of the Monkey is celebrated at Daguanyuan park in Beijing
(照片:Reuters/Damir Sagolj)

 

最新发布的《保尔森政策备忘录》中,彭博驻北京首席亚洲经济学家欧乐鹰和彭博驻香港经济学家陈世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从以消费者为重点的财政刺激到提高透明度,这些政策将有助于提振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欧乐鹰和陈世渊阐述了中国如何同时做到降杠杆和稳增长。备忘录内容摘要如下:

1. 旨在扩大社会服务的财政刺激将极大地提振短期经济增长。

政府应将财政支出的重点转向教育、医疗和其他社会服务,而不是重复2008年对基础设施项目的庞大公共开支,因为那已经导致了经济扭曲和巨额债务。这种转变不仅能提振经济增长,同时还能支持就业,提高收入,并使服务行业起到更大的作用。

2. 有针对性地将赤字支出用于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消费能力也将带来经济增长。

与流行的看法相反,中国的低收入家庭实际上有较高的消费倾向。通过有针对性地实施财政刺激来提高他们的收入,中国可以实现较高的经济增长和就业乘数。对旨在提高最贫穷的40%家庭收入的财政刺激来说,每占GDP 1%的支出可以将GDP提高0.8%,创造450多万个新工作岗位。

3. 尽管资金紧张的情况越来越多,中国尚未陷入债务陷阱。

尽管知名度较高的债券发行人违约的案例越来越多,中国的债务大部分都是内债,而中国的银行有稳定的资金来源,这意味着中国的金融体系不像2008年时美国那样容易受到信心突然逆转的影响。

4. 提高数据透明度将有利于政府实施的供给侧改革。

从提供数据到更经常地进行沟通,中国政府改善信息透明度,可以让投资者有信心将更多资金投入到高回报的企业和行业,从而降低信贷增长。

5. 如果中国要实现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就必须重塑对经济增长的信心。有针对性的财政刺激和提高透明度将起到很大的帮助

2000年以来从汇率盯住制中脱离出来的15个国家中,只有那些实现经济增长的国家才得以维持比较稳定的货币。有针对性的财政刺激和提高透明度将有助于加强对中国经济增长前景以及人民币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