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项目新闻:2015年4月29日

我们常驻北京的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项目团队在此分享他们的阅读材料和讨论内容。

CCAQNews4.29_Chi
上图摘自由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发布的研究报告,量化反映了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相关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在该情景下,可再生能源分别占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的60%以上和全社会用电量的85%以上。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发布报告认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满足中国一次能源需求60%以及电力需求85%以上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可承受的。情景分析量化说明了这种转变将如何有助于国内生产总值和就业增长,证明了保尔森基金会的核心信念之一:即经济繁荣与环境质量可以齐头并进。该报告中包含的建议呼应了中外专家在我们于2014年9月举办的空气质量研讨会上提出的很多观点。

另一份值得注意的报告来自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和创绿中心。该报告认为,为了解决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中国需要削减向煤炭相关产业提供的贷款并把资金转向更为清洁的企业。中国政府认识到,在引导经济朝着更清洁的方向转型的过程中,金融是一个目前被忽视的要素;该报告的发布只不过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中国人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在其于今年早些时候出版的书中表示,如果不降低能源密集型产业和化石燃料在中国的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中国无法实现减少空气污染的目标。该书的英文版将由保尔森基金会出版。这份报告显示,把涉煤贷款缩减到2013年水平的40%左右,将有助于使煤炭消费量到2020年降至40亿吨,而中国的目标是2020 年或之前全国煤炭消费总量达峰,峰值控制在42亿吨左右。

上周,国有电力设备制造商保定天威集团宣布无法按期兑付8550万元人民币(1400万美元)债券利息,成为首个国内债券违约的国有企业。这一消息表明政府愿意让市场力量来决定企业的命运,按照习近平的说法,市场力量将在经济中发挥更具“决定性”的作用。据报道,本周该公司在最后一刻获得了中国建设银行提供的救助贷款。这是否意味着政府得出结论认为该企业的存续对这个体制来说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