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叶青:以人为本的城镇化之道

ye-qing-3q-1

圳国际低碳城在中国探索了一条不同寻常的城镇化道路。不是先大批拆除现有建筑和厂房,再建光鲜亮丽的摩天大楼(现在往往空空荡荡),而是更注重人的活动。规划方先建好低碳节能的会展中心,社区内的工厂以及居民都能租用;周边建公园,免费开放;清理河道,培育人工湿地。然后改造旧厂房,为高科技公司提供健康舒适的工作场地。许多当地领导和专家曾质疑这种做法难以获得充足的经济回报。但在2014年荣获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城市奖之后,年平均经济增长保持在11%,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碳排放量也下降了10%。在2016年保尔森可持续发展城市奖开启报名之际 (点此了解报名信息),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叶青接受采访,介绍了该项目的主要特点。

1-balloon您谈到这个项目是回到城市的本源,可以进一步说明一下吗?

这个项目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探索。项目位于深圳坪地,这里没有任何优势,没有大学,没有产业集群,都是深圳过去淘汰的产业转移的,人口结构绝大多数都是知识水平不够高的产业工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够实现低碳发展转型,就意味着中国千千万万个城市都能够复制、推广、提升。从这个角度来看,该项目对中国的发展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该项目的最大突破就是有统一的顶层设计,包括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各方面统一到一个低碳发展指标体系之下。其次,回归到城市的本源,也就是先有人的活动,再有建筑,再有设施。我们改造旧厂房,改造成良好的研发用房,改造成高端研究员能够入住的,舒适健康的公寓。先让人集聚,然后政府先出台治理办法、政策。政府投资先把河道、环境,把分布能源,把人工水处理装置,人工湿地和公园先建起来,先把软实力打造起来。

ye-qing-3q-2这与以往的做法截然不同。以往是先大批征地拆迁,平整场地,出让土地,招商引资,再建设房子聚集人。如果以不恰当的比喻比成养殖的话,过去是赶紧杀鸡去提供烤鸡翅,而我们是养鸡,提供小鸡仔和鸡蛋。实际上这两者是不同的。

以往那种方式,可能八年十年都没有聚集起人的活动,没有吸引到足够的买家和住户,这样做是很不经济的。你花了很长时间建设,然后却不知道客户在哪里;要不建大了,或者建小了,时间的拖长导致融资成本也很大。所以我们用“小投入,快步走,分步实施”的方式,让资金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生效益。现在,我们需要回到以人和人的活动为核心的做法。

2-balloon有什么明显的迹象,说明这个项目让这个地区恢复了活力?

从官方数据可以看到,我们的年平均经济增长在11%,地铁也规划过来了,大企业包括海外投资都开始陆续到来。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在这里建了一个测试中心。柔宇科技,著名高科技企业,做卷屏的,也选中这里从事高端制造,这家企业的年产值预计达到两百亿人民币。深圳国际低碳城已经变得越来越积极,越来越向产城相融、研发引导、高端制造配套的模式发展。结果就是,越来越多的人对低碳城的发展模式感兴趣,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人来参观。有些是复制我们的思路,有些是复制其中的低碳技术,各种各样低碳技术都在复制、使用。

ye-qing-3q-3从规划理念和建筑设计理念来讲,我们强调天人合一,这是中国传统的。但是怎么做到这一点呢,却是用到现在大数据的手段和技术,计算机模拟,现代的太阳能技术,智能V网,水处理技术,这些手段是近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如果用一句话总结中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发展道路的话,我个人认为:就是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认识论,结合西方两次工业革命的方法论,走出中国式的低碳发展之路。

3-balloon你们得了这个保尔森奖后,有什么样的影响?

得奖的帮助是非常大的。首先,很多人对这样的建设模式存疑,很多做法需要时间验证,所以在这个事情还没有高度共识的时候,获得一个有影响力的奖项,有助于全社会来达成共识、使项目得到肯定。第二,使得深圳的高层,包括共同参与这个项目的人,方方面面,对于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也更加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