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和保尔森基金会今天联合主办了可持续城镇化CEO理事会的第二届年会,讨论如何在上一年的进展基础上继续开展理事会的工作。
在今天的会议上,企业家们继续探讨理事会的核心使命问题,即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案,帮助中国以环境可持续的方式实现其历史性的城镇化目标。
自2014年11月正式成立以来,CEO理事会已经启动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可持续建筑项目,发表了中国建筑能效标准倡议报告,制定了针对中国“千禧一代”年轻人的数字化环保意识宣传活动,发表了一系列以可持续发展的业务、能源、金融和住房最佳实践为重点的案例研究报告,以及有关节能建筑和能源改革的研究报告。
“我认为,企业可以而且必须发挥作用,以解决我们面对的某些最大挑战,如气候变化,这个问题给我们居住的这个星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人文风险”,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表示,“在中国全面推开宏伟的可持续城镇化进程之际,理事会将把握机遇,协助确保其成功。同时,帮助中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也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表示,“CEO理事会将中美两国企业汇聚在一起,与政府机构合作,共同应对环境和发展道路上的挑战为中国实现宏伟的可持续城镇化目标做出贡献。”
CEO理事会成员:
玛丽·巴拉,通用汽车公司首席执行官
薄睿拓,百威英博首席执行官
陈东升,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蒂姆·库克,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
高德威,霍尼韦尔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官庆,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马赫澜,凯悦酒店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黄怒波,北京中坤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东生,TCL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公司创始人
梁信军,复星集团副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刘振亚,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
利伟诚,陶氏化学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马云,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董明伦,沃尔玛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罗睿兰,IBM公司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王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郑之杰,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行长
保尔森基金会简介:
保尔森基金会是一家“知行合一”的智库,致力于促进中美两国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同时推进双边经济关系和跨境投资。基金会成立于2011年,由亨利·保尔森创办。基金会的秉承的工作原则是:只有中美两国互补协作,才能应对当今最紧迫的经济和环境挑战。
作为独立无党派机构,保尔森基金会的工作中心是中美两国的经济和环境问题。在中国,基金会致力于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推进生态保护并促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基金会的智库发表的论文涉及中国的宏观经济问题、能源战略以及中美两国关系等重大问题。在美国,基金会致力于促进改善中美关系,创造可增加就业机会的双边跨境投资,并降低气候变化带来的经济风险。基金会总部设在芝加哥大学,并在华盛顿和北京均设有办事处。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介: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简称:国经中心)成立于2009年3月20日,是经民政部批复成立的社团组织,主管部门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业务是:开展并组织研究重大国际国内经济问题,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政府部门提供智力支持,为企业和社会各界提供经济交流平台。
国经中心以服务国家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交流合作为宗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秉承“创新、求实、睿智、兼容”的理念,积极开展国际国内重大理论问题、战略问题、热点问题和全局性问题的研究,努力建设高水平和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汇集社会智力资源,为国家和地方、企业决策提供智力支特与咨询服务,为增强国家软实力做贡献。 国经中心编辑《研究报告》、《智库言论》、《信息反映》等内参,出版《全球化》杂志。请访问网站(cciee.org.cn)了解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