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蒂·保尔森(自然教育者、食米鸟基金会(Bobolink Foundation)主席)
英文原文首发于4月4日《华盛顿邮报》,以下为保尔森基金会发布的原文译稿。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贸中心遭到袭击的当天,我正和一个朋友在纽约中央公园观鸟。随着袭击造成的惨况逐渐清晰,我每天都要来到中央公园走一走,就如同公园里的许多人一样。大部分人在公园里缓步徐行,面色凝重,若有所思,相互打招呼时因为刚经历过共同的创伤而倍感亲切。大家都渴盼着对生命的肯定,希望漫步在蜿蜒于池塘、树丛、空旷草坪间静谧的小道上寻求心灵的慰籍,我仍记得当时自然带给我的暖意让我深深感动。

恐怖袭击之后没几天,我便常去中央公园。有一天,我外出回到高层公寓楼里的住所。我向窗外望去,瞥见一只美洲隼,接着又看到好几只,他们正在捕食绿纹蜻蜓。这些隼正在重复其千万年来的本能,每到九月他们会尾随南下的蜻蜓一同迁徙。那一刻看到的情景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每次想到这些生灵年复一年、历经艰辛的长途迁徙,我便感到难以言喻的温暖和振奋。无论近期发生的事件多么黑暗,多么恐怖,但大自然的节律依旧,她焕发着勃勃生机,展示出不可阻挡的活力与美。
当下全球新冠疫情肆虐,我又想起了当年的那一时刻。尽管彼时与此刻的境况迥异,但我们在灾难中寻求宽慰与慰藉的冲动却是不变的。如今我生活在伊利诺伊州,每当听到为了繁衍后代而北归的沙丘鹤的鸣叫,看到初春萌发的短生花草,或是听到夏日傍晚的蛙鸣,我便找到了心灵的慰籍。
二十年前,我还诧异于“9.11”事件发生后涌入纽约中央公园的大量人流。但面对当下疫情带来的危机,我对新闻中报道的伊利诺伊州的民众以及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成群结队前往当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地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令人遗憾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这些自然空间因新冠疫情不再对公众开放。大自然可以治疗人类心灵的创伤,平复我们凌乱的思绪,为我们带来光明和生机,驱散每日充斥于新闻中的黑暗和阴霾。就在本周,我收到了一位中国好友发来的消息,其中附有几张模样精致的小太平鸟的照片。她提到这些小鸟给她带来了莫大的快乐。另一位本地的朋友也发来一张他拍到的照片,图中一只螯虾的腹部满是密密麻麻的幼虾。其他许多朋友也都跟我分享了他们在大自然中的新发现。

现在,相较于“9·11”事件后的那一段时间,我更加意识到自然对人类是多么的重要。自然邀我们走近她,自然激发灵感,滋养生灵,启迪心智,安抚心灵,带来欢乐,让人着迷,给人愉悦。我希望当新冠疫情过去之后,全世界的人们都能更深刻地意识到我们是多么的幸运,因为大自然母亲给了我们丰厚的馈赠——从草原、湿地、森林,到山川、沙漠、海洋,以及栖息于其间的万物生灵,还有散布在城镇中的自然空间。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充分认识大自然对于人类的价值,促使我们认真思考个人和集体如何更好地关爱大自然母亲,共同守护好人类唯一的家园 – 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地球日”五十周年在即,尽管今年的局势让人感到灰暗沮丧,但我相信不遗余力地呵护好地球家园,仍然是全人类应当采取的合理、恰当、必要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