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金融论坛(IFF)20周年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举行。围绕即将开幕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8次缔约方大会,全球年会设置了“气候变化与融资:展望COP28”分论坛,来自国际机构、多边开发银行、私营部门的多位行业专家,就全球气候投融资趋势、COP28热点议题及全球南部国家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保尔森基金会高级顾问兼绿色金融中心执行主任孙蕊主持了这场分论坛。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前执行主任埃里克·索尔海姆(Erik Solheim),全球绿色发展署总干事弗兰克·里斯柏曼(Frank Rijsberman),亚洲开发银行前副行长宾度·罗哈尼(Bindu N. Lohani),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三井住友银行常务执行董事、东亚地区总裁坦内隆在分论坛上发表了主旨演讲并参与了讨论。
弗兰克·里斯柏曼认为欧洲、美国、中国应进一步增加气候投融资,缩小全球气候投融资的资金缺口,关注公正转型并对受到低碳转型影响的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里斯柏曼还指出对自愿碳市场改革的重要性,提升碳信用的透明度与可靠性,确保购买碳信用的资金流向对自然与气候真正有益的减排项目。里斯柏曼希望中国与国际多边组织开展更多合作,推动实现更加绿色的“一带一路”倡议。
宾度·罗哈尼认为COP28应优先落实的事项包括:敦促各国领导人在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等领域做出更大胆的承诺,明确“损失和损害”基金(Loss and Damage Fund)的资金落实、申请资格和操作流程等规定,探索多边银行承担更多风险并开发绿色创新金融工具,推动混合融资以及制定气候适应议程的行动计划。罗哈尼建议运用数据支撑以及加强机构间合作来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有效利用。
李俊峰强调了私营部门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关键作用。他认为首先要有明确的政治意愿,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关于碳中和的政治导向。第二是要有明确的发展阶段性目标,如中国设定的不同年份的非化石能源比例目标的要求。第三是营造公平商业竞争的市场环境。这些都是促进私营部门加大气候投融资的政策保障。李俊峰还指出能源转型应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比如中国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措施是: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四位一体。此外,还要加强风能、太阳能、储能、氢能等能源转型的基础设施,促进规模化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应对气候变化不是一个国家的事情,需要紧密的国际合作来实现。
垣内隆分享了三井住友银行在中国可持续金融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最新进展,包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宣言”和“气候变化对策路线图”,并在中国积极探索了可持续发展挂钩银行贷款,发行了符合国际标准的社会责任债券等可持续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