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读”绿色金融
实现气候与环境目标,中国需要吸引巨额的资本投入。中国在发展“绿色金融”方面的努力将成为实现其气候目标的关键。通过数据,我们得以一窥中国在五大绿色领域的进展:碳市场、绿色证券、清洁能源转型、生物多样性融资以及碳排放。
这些数字讲述了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进程。中国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度达到80%以上,要使这样体量的经济体脱碳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同时,中国也正在成为全球投资、部署绿色技术与基础设施的大国。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超过了美国、巴西、印度、德国和日本加在一起的装机容量之和,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也超过了美国与欧洲。此外,中国正运行着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国家碳市场,对45亿吨的碳排放进行定价。
未来,我们将定期更新。
碳市场
中国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称“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尽管目前该市场仅覆盖了中国的电力行业,但它仍是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之后,待该市场纳入中国其他的高污染行业,如电解铝、水泥、钢铁、石化、化工、造纸和航空等,它将为中国近80%的碳排放计价。目前,全国碳市场面临的挑战包括交易不活跃,数据质量有待加强与虚假报告等问题,而其碳交易价格也远低于改变企业与大众行为所需的水平。2022年,全国碳市场碳平均交易价格在55.30元/吨上下(约8.02美元)。相比之下,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全球平均碳价格需要在2030年至少达到75美元才能实现《巴黎协定》设定的排放目标。
生物多样性融资
在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城镇化迅猛发展,但也造成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和自然退化的严峻环境问题。为扭转生态环境退化的趋势,中国领导层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维持经济增长之间的紧密关联,并采取新的措施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2021年,中国接任《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COP15)主席国,宣布了一系列新的自然保护举措,包括创建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以及加强对自然保护的资金支持。
清洁能源转型
到2060年,中国的目标是将非化石燃料在全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至80%。这将需要迅速的脱碳转型,并大规模投资可再生能源和其它清洁能源技术。目前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并仍在为未来的清洁转型进行大规模投资。
绿色证券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绿色债券市场之一,到2022年底,其绿色债券发行存量已达约1.5万亿元。得益于政府将绿色金融作为重点战略推广,中国的ESG投资发展势头强劲。在未来30年中,中国绿色低碳的总融资需求将达到487万亿元(约77万亿美元)以实现碳中和目标。
碳排放
中国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在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的排放量翻了三番,并在2005年前后超过了美国。2021年,中国占全球排放量的32.9%,比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加在一起还要多。中国碳排放主要由于其对煤炭发电与取暖的严重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