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守护滨海湿地,生态修复重造美丽家园

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保尔森基金会和辽宁省林业厅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年会暨湿地保护培训班” 于今天在辽宁盘锦举行。今年的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围绕“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主题进行,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的湿地保护专家和管理人员共2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就滨海湿地保护理念、生态系统管理和修复以及国内外滨海湿地修复案例等话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探讨。

中国滨海湿地位于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是近五亿多人口的生态屏障和众多野生动植物的重要栖息地,具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保尔森基金会及其合作机构在2016年发布的《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报告中提到,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中国快速的经济发展已导致60%以上的天然沿海湿地丧失,而过去15年里沿海湿地的围垦速度和规模更为惊人;当前中国滨海湿地所面临的主要威胁是围垦、基建导致的栖息地丧失、外来物种入侵、过度捕捞(养殖)和环境污染等。

“滨海湿地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本,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一系列生态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体现了中国政府转变发展方式、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的庄严承诺。”保尔森基金会生态保护项目总监牛红卫在致辞中说到,并表示,“为了更好地保护和恢复中国包括滨海湿地在内的诸多自然资本并实现其经济价值,我们与国家发改委、斯坦福大学和中科院合作,于今年8月初在美国为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的中国代表团举办了为期十五天的培训,主题为“将自然资本的价值纳入决策和融资”,旨在协助中国探寻、设计能更好地体现自然资本经济价值的激励政策和机制,为保护各类生态系统提供更多创新性的投融资渠道。保尔森基金会愿意就此与中国有关部门开展进一步的合作,支持建立高效、多样化的沿海地区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并开展若干试点,以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国国务院《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及《湿地保护修复制度方案》。”

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王志高主任在年会的讲话中特别指出,虽然沿海湿地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沿海地区人口相对集中、经济相对发达,经济社会发展对湿地资源的需求很大,开展全面保护的难度高,沿海湿地保护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第二次中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显示,在2003-2013年间,中国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减少幅度是各类湿地面积减少最大的,如果不采取最严格、最强有力的保护措施,沿海湿地保护目标任务很难实现。因此,沿海湿地保护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会后,中外专家们和与会代表对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湿地进行了实地考察,了解了该滨海湿地的保护与生态修复现状,进一步交流学习了湿地生态修复的做法,就其在保护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威胁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这一湿地的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出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与保尔森基金会联合倡导发起,并于2015年6月在福建省福州市成立,成员由中国沿海11个省(区、市)的湿地管理机构、国际重要湿地保护区、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等组成。该网络得到了老牛基金会和河仁基金会的大力支持,旨在促进网络成员间的广泛交流和协作,提高中国沿海湿地的整体保护能力和管理水平,宣传沿海湿地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公众意识,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滨海湿地的保护。

保尔森基金会
保尔森基金会是一家无党派、非营利、“知行合一”的智库,致力于加强中美两国关系,推动可持续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基金会的工作基于以下原则:只有中美两国互补协作,才能应对当今最紧迫的经济和环境挑战。基金会的项目侧重于通过产业转型、可持续城镇化和环境保护,推动中美两国向更可持续的低碳经济模式转型。基金会也积极推进双边跨境投资,以创造就业机会,强化中美关系。基金会的智库发表的论文涉及中国当今面临的最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保尔森基金会由美国前任财政部长、高盛集团前首席执行官亨利·保尔森创建于2011年,总部位于芝加哥,并在华盛顿、旧金山和北京设有办公室。

媒体联络:
马静萍 ema@paulsoninstitute.org
手机:1360139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