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滨海湿地保护迎来又一次重要机遇

Chinas Coastal Wetlands Get a Second Chance Web

作者:葛迪马(Dietmar Grimm)

前,世界各地的重要湿地均面临威胁。在经历了长达50年的大规模开发后,中国的温带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仅剩下40%左右,而这些滨海湿地能够保护人类和城市免受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的影响、支撑可持续渔业生产、支持沿海地区的可持续经济发展,并且为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路线上的迁徙水鸟提供重要的栖息地。可喜的是,过去一年间,中国政府出台了若干重要的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加强滨海湿地的保护提供了又一次重要的机遇。

自1950年来,中国近60%的天然滨海湿地已经消失
自1950年来,中国近60%的天然滨海湿地已经消失

 

中国国务院于7月25日印发了《关于加强滨海湿地保护严格管控围填海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从多方面加强对围填海活动的管控,以更有效地保护中国重要的滨海湿地。此前,原中国国家海洋局于今年一月份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取消地方政府对围填海项目的审批权,并禁止审批非涉及国家重大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公益事业、或国防建设的围填海项目申请。《通知》进一步提升了原海洋局所颁布的这些管控政策措施的力度,也是对保尔森基金会及其合作伙伴共同完成的“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成果的肯定。

对中国的部分沿海地区而言,《通知》出台的时机尤为关键。目前,黄海区域70%的潮间带已经消失,剩下的30%潮间带也正受到围填海和过度开发的威胁。如果这种状况持续下去,该区域可能成为全球物种灭绝的一个中心,当地居民的可持续生计也将丧失,防洪和净化水质等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水平也将严重下降。最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到2100年,因海平面不断上升引发的洪水每年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预计高达4000亿美元。与此同时,国务院制定的湿地保护“红线”,即到2020年中国湿地面积不少于8亿亩的目标,也将受到大规模围填海项目的威胁。

中国滨海湿地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蕴含巨大的经济价值。此外,每年有成百上千万只水鸟于春秋两季在南半球越冬地和北极地区繁殖地间迁徙。在这个非常壮观的史诗般的迁徙过程中,有30多种水鸟需要在食物丰富的黄渤海潮间带中途停歇。

资料来源: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
资料来源: 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伙伴关系

 

然而不幸的是,这些水鸟的种群数量正在锐减。其中,每年秋季成功飞抵新西兰的斑尾塍鹬(Limosa lapponica)种群数量从1990年代中期的15.5万只减少至现在的7万只,下降了一半以上;极度濒危物种勺嘴鹬(Calidris pygmaea) 的数量估计已不到500只。国内外专家近期的研究揭示,人类的开发活动导致这些水鸟在黄渤海区域的滨海湿地栖息地丧失,这可能是这些水鸟种群数量锐减的“罪魁祸首”。

黄渤海区域的滨海湿地丧失和水鸟迁徙模式

 

不过,我们仍有理由保持谨慎乐观。中国国务院最新公布的政策与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目标高度一致,也与近期加强包括《环境保护法》在内的各项环保法规以及提升环境保护部门的地位相一致。所有这些举措都有利于滨海湿地保护的政策和法规得到进一步的贯彻落实。

水鸟在觅食
水鸟在觅食

 

如果围填海活动能够受到严格管控,今后的工作重点应该是确保关键的滨海湿地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为实现该目标,保尔森基金会继续呼吁中国政府落实“中国滨海湿地保护管理战略研究”项目的有关政策建议,包括:建立滨海湿地综合管理体系;将滨海湿地保护工作纳入土地开发规划;建立健全针对各级政府和官员的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和追责制度;支持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的发展等。

我们相信,中国国务院日前印发的《通知》是朝向严格管控围填海、有效保护滨海湿地目标迈出的重大一步。不过,这也是最容易的一步,真正艰难的工作才刚刚开始,要保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仍然任重道远。

葛迪马(Dietmar Grimm)是保尔森基金会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