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戴青丽

中国的贸易谈判代表最近在华盛顿继续朝着中美两国之间达成双边投资协定的目标努力。目前很多事项仍有待敲定:中国计划在农历新年后提交“负面清单”——即不会向外国竞争者开放的行业部门,然后接踵而至的将是艰苦的谈判。不过缔结协定的良好势头正不断加强,这是件好事。
与中国达成双边投资协定将带来新的双向贸易和投资流动,从而有利于中美两国的经济。美国和中国之间日益扩大的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是把我们两国联结起来的根本所在。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就具体问题提出不同意见,但不会威胁到总体关系。随着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重要的是美国必须与中国携手合作并支持其加入和充分参与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全球体系。
为了深入研究双边投资协定对两国的重要意义,保尔森基金会与高盛集团、中美贸易全国委员会及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等合作伙伴共同召开了“中美CEO投资对话会”,旨在探讨可能达成的协议会给两国带来的影响。参加讨论的人士包括美国商务部长、美国贸易代表、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中国大使以及重要的中美企业CEO、市长和高层意见领袖。大家对增加就业、投资和出口的潜在机会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一致认为中国保持参与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贸易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世贸组织及其他谈判期间与中国打交道的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我亲眼目睹了将中国纳入建立在规则基础上的贸易体系所产生的效果。20世纪90年代初,我们所获得的最具变革意义的承诺之一可归结为一条重要的要求:只需要中国公布自己的贸易法规。在那之前,中国的贸易法规一直保密;同时却期望企业予以遵守,如果企业真的阅读或持有法规的副本则可能遭到逮捕。这一透明度要求从根本上改变了贸易体制,有利于中美两国企业的利益。二十年后,法律公开发布并可以发表评论,使竞争环境更加平衡。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为期10年的路线图,其中概述了将如何向外国竞争者开放各个行业部门。中美两国均受益于这种透明度。自协议签署以来,中国对美国的低成本出口增加了330%,而美国对中国的出口自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增长了533%。
然而,这个为期10年的路线图在四年前就到期了。高标准的双边投资协定能够弥补由此产生的空白。这将给两国的投资环境带来更大的透明度和一致性。
双边投资协定将有利于中国的原因是因为所要求的市场开放会带来投资,鼓励消费和服务行业的更大竞争。这反过来将有助于中国实现其雄心勃勃的计划,使其经济模式从出口主导型增长转型为在更大程度上以消费为基础的模式。这样一个协定也将有助于为投资美国的中国企业厘清法规。
双边投资协定又为什么会有利于美国?首先,这会为在华美国企业创建一个更加透明和公平的竞争环境,从而给美国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这也将鼓励更多的中国企业响应中国政府为鼓励海外投资而倡导的“走出去”战略,在美国进行投资。这反过来会为美国工人创造就业机会和机遇。
目前有巨大的空间可以增加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迄今为止,中国对美国的实际投资2014年不足40亿美元,在中国去年1010亿美元的海外投资中占比不到5%。有关在美投资的清晰、透明的法规可能会打开大门让更多资金进入,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随着竞争环境更趋于公平,目前已经超过500亿美元的美国对华投资无疑会有所增加。
习近平主席提出了雄心勃勃的经济改革议程;正如朱镕基总理在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时一样。中国的大型国有企业和廉价出口不再能够获得一度曾经创造的经济成果。美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机会可以与中国共同制定实现未来经济增长的新路线图。
加强与中国的接触可以为两国带来积极成果。事实上,我们认为这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