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侯安德
中国太阳能行业的发展令人惊叹。仅2016年,新增太阳能装机量就达34吉瓦,比2015年增加一倍;也是美国新增装机量的两倍以上。积极发展包括太阳能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是中国实现能源和气候目标的关键,也是降低对煤炭的依赖,遏制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重点。中国十年前就开始推广太阳能相关的制造业,近几年开始积极推动相关技术的大规模普及。但尽管如此,太阳能发电的份额依旧很小,部分原因是中国过度关注新增装机,而不是提高消纳能力,如提高电力行业的运营水平以及在生活区与工作区附近安装太阳能发电设施。
中国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量,2010-2016,吉瓦

因此,媒体、可再生能源投资者以及清洁能源倡导者对中国太阳能行业未来五年的规划新政翘首以盼。但是,去年12月发布的《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却未免令人失望: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1.1亿千瓦,比之前官方预设的1.5亿千瓦的目标降低了27%。
但是媒体和专家的判断可能有失偏颇。他们过度关注装机量目标,却忽视了《规划》最重要的内容:努力推动分布式太阳能发展、提高数据透明度和推动电力行业改革。过去几年,太阳能电站的发展高歌猛进,而分布式太阳能的发展却进展缓慢。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很多,包括补贴发放不到位、繁文缛节诸多,房地产开发商难以从中获利等。但实际上,分布式太阳能项目的长期优势更为明显,因为靠近人们工作居住的区域,传输成本大大降低。
和过度关注装机量一样,人们往往更关注新增装机量,而忽视了总发电量。根据《规划》,到2020年,太阳能发电量将从2015年的396亿千瓦时增加到1,500亿千瓦时。
太阳能装机量,就和风能装机量一样,其重要性比不上五年规划对新制度新规则的强调。只有建立新的制度和规则,才能鼓励和促进太阳能行业今后的长足发展。
从某种角度来看,《规划》指出的道路更有挑战,比完成更高的装机量目标更难。引导电力行业的清洁化发展比单纯建设太阳能电站复杂得多。首先是弃电问题:由于传输能力有限、各省之间的电力交易壁垒、国有燃煤电厂购电合同挤压风能和太阳能消纳空间等原因,中国的风电和光电弃电率都很高。因此,中国需要加快电力市场改革,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同时在电力需求旺盛的省份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这些内容在《规划》中都有体现。《规划》指出:要加快电力体制改革,全面推进中东部地区分布式光伏发电;而对太阳能产能过剩的新疆及甘肃等省份没有制定相关目标。事实上,国家能源局2016年数据显示,太阳能行业在人口稠密的东部省份快速发展,即将追平西部地区。
中国各省太阳能光伏产能的对比:东部省份迎头赶上

推广分布式太阳能
《规划》鼓励太阳能发电设施靠近终端用户。迄今为止,中国大规模太阳能电站发展势头强劲,但大多数都远离人口稠密地区。因此,眼下的挑战是如何鼓励在城市周边发展小规模的分布式太阳能项目,例如可为小村庄供电的屋顶太阳能及地面太阳能电厂。长远看来,分布式太阳能项目的效率更高,因为不需要建设昂贵的输电线路,也不需要改变地区或全国电网系统的调度和运营。
我曾在Cleantechnica撰文讨论中国分布式太阳能发展的瓶颈,包括补贴难、融资难、税收方面各种繁文缛节以及开发商不感兴趣等。由于这些原因,在全国77吉瓦的太阳能装机容量中,分布式太阳能仅占7吉瓦。
为推动分布式太阳能的发展,《规划》确定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到2020年建成100个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园区内80%的新建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这方面的最大障碍之一是如何让开发商愿意将分布式太阳能纳入新的大规模城镇化项目开发规划。如果将分布式太阳能作为开发商获得项目审批的先决条件,无疑有助于调动开发商的积极性。《规划》指出,各级地方政府,包括主导新建建筑市场的国有企业,应该带头推行这类开发计划。
加快创新
另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问题是技术创新。在印度等其它低成本发展中国家纷纷大力推动太阳能产业发展之际,中国要维持太阳能设备制造领先地位的话,技术创新必不可少。美国人通常认为中国太阳能产业技术滞后;但事实上,中国光伏企业的光电转换效率(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能效比)多次打破世界纪录。例如,天合光能2016年公布,该公司研发的钝化发射极背面电池(PERC)的转换效率达到22.6%,创下新的世界纪录。《规划》中明确提到PERC技术、N型单晶等中国公司已经开始推广的技术,要求给予重点支持;同时也将新型薄膜电池视为未来热点之一。这说明政府已经把这几类技术作为未来的经济增长点和投资热点,无法跟上技术升级的企业可能被淘汰。这样也为尖端技术的发展释放了资源,对全球太阳能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尤其是美国政府开始缩减清洁能源技术研发投入的时候。
电力行业改革
加快中国太阳能行业发展的关键就在于电力行业改革,新颁布的这份《规划》也有助于加快这个进程。例如,建立清洁能源优先调度制度、构建光伏电力直接交易平台以及在地方和区域电网建设中纳入光伏电力方案。包括大型工商业客户在内的许多电力用户都热切希望购买更多的太阳能电力,以实现企业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但由于缺乏明确的市场机制,此事一直难以推进。构建电力直接交易平台以及优先调度可再生能源将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如果能克服以上障碍,以中国低廉的制造成本、广阔的土地面积以及丰富的光照资源,太阳能行业将继续向前发展。当前的障碍与政府制定的装机容量目标关系不大,更多在于分布式太阳能的业务模式以及电力市场改革的进程。《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表明,中国仍在积极推进太阳能行业的发展,努力提高清洁能源的份额,以此减少污染与温室气体的排放。
侯安德是保尔森基金会研究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