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大伟谈当前中美经贸关系

David Dollar 2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海湖庄园峰会之后,布鲁金斯学会的中国事务专家杜大伟(David Dollar)接受了保尔森基金会的采访,讲述自己对这次峰会的看法并展望两国关系前景。访谈摘要如下:

1-balloon从这次海湖庄园峰会来看,您认为美国政府仍要采取极端强硬手段,处理对华贸易的可能性有多大?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提出,要对中国采取非常强硬的措施,例如将中国列为“汇率操纵国”、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45%的关税等。但我们看到,这次海湖庄园峰会的气氛颇为友好。特朗普称自己与习主席关系“十分良好”,双方同意由财政部和商务部牵头建立“全面经贸合作”对话机制,这与亨利•保尔森首创的对话机制非常类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将在一定程度上继续推行与中国开展经贸合作的政策。我认为,在经贸领域,本届政府已经摈弃了“口头强硬”的态度。执行强硬政策(例如征收45%的关税)的问题在于,这会损害美国的经济。如今的商品价值链非常复杂,价值链上的许多美国公司在中国有大量业务。如果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高关税,那么就会有一批美国公司遭受打击。此外,这种贸易保护政策最终往往会导致美国出口下滑,因为这会导致美国的贸易伙伴国购买力下降,导致美元升值,而且常常招致对方的报复性措施。我认为,高关税不会给美国经济带来什么好处,也很难促进美国制造业就业。现在看来,现任政府已经放弃了这种想法,而是努力与对方协商,争取改善关系。

2-balloon中国对美投资也是争论的焦点之一,尤其是中国在美国技术领域的投资。国会和公众都越来越担心中国投资潜藏安全风险。您认为这类投资是否对美国有益?

美国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经济体,对各种类型的外国投资都很欢迎。美国也有一套从国家安全角度审查外国公司并购美国公司交易的制度,已经有几笔中资并购交易因此而中止了。但总的来说,美国市场还是很开放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美国是中国海外投资的第一大目的地,而且当前投资规模可观。美国之所以对外资开放,是因为我们相信这类投资对我们有益,我很赞同这个看法。投资能创造就业机会,还能提高生产率。不过,话虽如此,我还是有些担心。现在的情况是,中国国有企业正在积极并购美国的竞争对手。这些国有企业在中国的经营受到保护,它们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效率的跨国公司。我不知道这类投资是否能给美国带来与其它外国投资一样的好处。这一点值得关注。

3-balloon有人认为特朗普政府尚未制定出一套全面的对华战略。您认为中国是否正借此机会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为自己争取利益?

不管美国怎么做,中国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强国。从这一现实出发来考虑,美国的最佳策略是什么,这一点无论如何都会有争议。我对当前中美经贸关系的基本看法是,美国正从小处着手,而中国正在全力四面出击。中国发起了亚投行和“一带一路”等宏大倡议,而且在世界各地大笔投资。就中美关系而言,美国似乎正在专心处理一些小规模事务,例如开放牛肉市场,提高美国投行对在华业务的持股份额等。诚然,美国在对华经贸领域有许多事情要解决,但放眼全球,更有许多更重大的事件值得关注。如果美国只着眼于这些小事情,恐怕是个错误。此外,中国似乎并没有利用自己提出的全球性倡议来破坏当前全球秩序。中国似乎是在维持现有实力,这对全球经济体制而言是有利的。但值得关注的是,就在特朗普政府考虑从全球事务中抽身之际,中国正在迅速行动起来,在达沃斯论坛等场合发言,大力倡导自由贸易。但是,中国对进口本国的商品仍施加诸多限制,所以他们的倡导怎么说也听着有点儿虚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