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驻北京的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项目团队在此分享他们的阅读材料和讨论内容。

- 绿色和平东亚分部新发布的报告认为,在中国出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一年多后,排放限值标准在执行上仍普遍存在问题。根据该报告所述,在江苏和河北这两个中国污染最严重的省份,有多达85%的重工业企业违法超标排放,突破了行动计划中规定的排放限值。在河北调查的183家国家重点监控的煤炭、钢铁及水泥厂中,仅有两家达到排放标准。
- 江苏将在全国率先试点项目节能量交易计划,该计划将与明年启动的全国排放权交易制度联系起来。其运作方式如下:江苏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为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和化工行业设定能效标准并提供节能量证书。企业可以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或关停落后产能获得证书,然后可以向希望建设新生产设施或扩充现有生产设施的企业出售此类证书。保尔森基金会和能源保护基金会将在六月份发布有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白皮书。白皮书将强调在排放权交易市场上实现抵销效应的重要性,以及有必要围绕配额交易建立公开透明的规则,从而确保碳排放限额的公正性。
- “气候变化作为一种杠杆,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答《学习时报》记者问的时候这样说道。据英国《卫报》报道,他说气候变化对中国一些最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构成了威胁,近些年发生的洪水、台风、干旱和热浪等天气灾害与气候变化有“很大关系”。保尔森基金会认为气候变化和空气污染都是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可以放在一起处理,同时能够实现经济转型而且不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放缓。
-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政策文件表示,北京的延庆县未来将获得可再生能源清洁供热。该通知称,延庆将成为先行试点地区,大力推动京津冀地区能源转型和有效治理大气污染。这一试点项目的很大一部分能源将来自紧邻北京市、风能资源丰富的张家口地区。(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