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在开展历史上最宏伟的环境治理行动,这已是必然之举。中国的环境危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问题已经发展到了拐点。中国的地下水只有不到40%可安全饮用。2014年全国开展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年均值达标的仅有16个。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发现,将近20%的被调查土壤污染物超标,19%的耕地被污染。此外,尽管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仍然比美国和欧盟加起来还要多。
环保抗争已成为全国各地群体事件的主要原因,甚至超过了对贪官污吏的不满。以习近平主席为核心的中央政府认识到,必须迅速采取行动阻止危机愈演愈烈,不论从经济、政治,还是环保角度,都是如此。预计“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将包含强有力的环境治理措施。
“十三五”期间,环保支出总额预计将超过1万亿美元,相当于在上一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增长60%。然而,中国政府只能提供15%的资金。
这为民营经济提供了无限的机遇,可以参与和支持中国雄心勃勃的环保事业。高盛公司最近发表了题为“中国的环境:问题严重、力度加大、机会充足”的报告,认为中国的环境治理将给国内外民营企业带来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商机。事实上,民营企业直接或通过公私合作的方式出资,有助于中国引进新技术、推动具有创新意义的解决方案并在环境改造这个不断发展的领域创造就业机会。
中国正为此付出努力。高盛公司根据与中国官员的访谈和其他国家的先例进行了估算,预测中国将把环境投资提高到GDP的2%左右,与美国、日本及德国不相上下。中国现在需要的是来自民营环保投资者的支持。
高盛公司的研究报告确定了清洁技术领域企业面临的五大机遇:
1. 土壤修复:中国的土壤污染正成为农业自给自足的最严重威胁。根据高盛公司的研究报告,重金属污染危及1200万吨粮食产量,意味着将有2400万人(相当于整个澳大利亚)受到粮食污染问题的影响。据预计,土壤治理工作将在中国政府的环保投资总额中占到56%。2016- 2020年期间,中国在土壤修复上的支出可能会达到1100亿美元,比目前的支出增长580%。
2. 固体危险废弃物管理:在中国,废弃物管理是一个规模较小、尚未开发但快速增长的行业。城市、工业、电子和危险废弃物等各种“垃圾”的增长潜力巨大。在中国大规模城镇化的推动下,城市固体废弃物不断增长、堆积如山,这么说毫不夸张。2000-2012年期间,中国的废弃物处理市场增长了3.1%,相比之下,美国同期的增长率仅为0.2%。作为强劲工业增长附带产生的不良后果,危险废弃物增加了近15%,而美国同期实际上有所减少。到2020年,中国城市垃圾处理市场的潜力有可能达到160亿美元,但仍然远低于美国市场的水平,其固体废弃物管理行业每年的净收益就接近400亿美元。
3. 污水处理:中国预计在未来五年中投资3000亿美元治理受污染的水域,以及饮用水的处理和供应。在污水治理、新型灌溉方式及其他相关方法等领域提供解决方案的企业会发现存在重大机遇。保尔森基金会最近组织了浙江省约20名市长访问波特兰,代表团成员们专门要求参观最新的污水处理技术,因为他们正在积极选择采纳新技术。
4. 清洁能源:中国计划到2020年使可再生能源在总能源消耗中的占比提高到38%,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就需要对替代能源技术进行巨额投资。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预计将保持全球最大核电建设国的地位,目前有27个核电厂在建;中国也将是世界上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最大的国家;此外,风电装机容量也将增加近十倍。在这些领域,外国服务提供商以及设备制造商将拥有大量销售机会。
5. 污染监测设备:为了减少污染,必须了解污染源状况并监测其发展动态。相关设备将是重要的潜在市场之一。过去十年来,中国的环保设备销售额已增长到410亿美元,预计在未来几年里增长20%。
当然, 中国的环境危机是一场悲剧,而且没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不过,政府拨乱反正的意愿正给民营经济带来新的机遇,可能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亮点。
本文首发于《赫芬顿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