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卡伦·维格特
为了控制发电厂的碳排放量,奥巴马政府制定了《清洁电力计划》。这一努力已经陷入僵局。本周二,法院再次开庭审理有关诉讼。即使能够胜诉,《清洁电力计划》和美国也可能会错失赶上中国的机会,因为中国正在建设具有变革意义的交易平台,很有可能会主导全球碳交易市场。
2014年,中美两国发表有关碳减排承诺的双边声明,为《巴黎协定》铺平了道路。《清洁电力计划》是美方承诺的基础,目标是到2030年使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减少32%。
减排32%的任务看起来非常艰巨,但从燃煤发电转向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发电已经推动实现了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21%的目标。美国最大的电网运营商PJM Interconnection对《清洁电力计划》进行了分析,结论是可以在不影响可靠性且把价格影响降至最低的情况下做出改变以符合该计划提出的要求。各个州有义务分别遵守《清洁电力计划》,目前大多数州有望在2022年实现第一阶段目标。
虽然现在看来这对碳减排是个好消息,但同时也提出了长期性的问题。如果各州认为可以独立实现自己的目标,可能就不会建立相互交易碳排放额度的州际机制。创建全国性的碳排放权交易平台才能够实现全国碳定价机制,最终使美国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与美国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正积极努力建立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经过7个省市的碳交易市场试点后,中国已经做好准备,即将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推出全国性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
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很快就会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市场,具备全球增长的潜力。中国不仅将利用这个市场来实现其在《巴黎协定》中做出的承诺,而且可能与在巴黎峰会上承诺采取碳定价措施的大约90个其他国家携手合作。
对美国而言是否为时已晚?
由各州主导的《清洁电力计划》其实提供了解决之道。加利福尼亚是第一个发布实施计划草案的州,将利用其现有的总量控制与交易制度来实现目标。其他各州在起草自己的实施计划时也可以确保所采用的方法“为交易做好准备”。他们甚至可以做出更大努力,合作加入现有的交易体系,例如加利福尼亚州或者参与“区域温室气体行动计划”的东部9个州所建立的市场。
除了《清洁电力计划》之外,全国性交易平台和政策的缺失也导致规划环境模糊不清。越来越多的企业正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问题。CDP组织(前身为“碳信息披露项目”)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有500多家企业实现了温室气体排放的内部定价,比2015年增长19%。另外还有将近700家企业表示打算在未来两年内采取定价措施。
《清洁电力计划》的核心内容是认为二氧化碳是一种污染物,需要加以控制和削减。各国和企业越来越认同这一点。现在的问题是,美国能否运用像《清洁电力计划》这样的工具在由此形成的全球市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本文与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合作撰写,首发刊载于Real Clear World网站。卡伦·维格特是芝加哥全球事务委员会的全球城市问题高级研究员。她曾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担任芝加哥市的第一任首席可持续发展官。她的推特账号是@KarenRWeigert。本文所有观点均为作者个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