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尔森基金会最近在中国正式启动了“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项目,让湿地管理人员、非营利组织和专家学者可以分享最佳实践和信息资料,从而更好地保护这种至关重要而又受到严重威胁的生态系统。陈立伟负责基金会的湿地保护项目,他解释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要关心这个问题,并讲述了他第一次感受到白鹤的神奇魅力的经历。

保尔森基金会为什么建立这个网络?
对于中国的沿海湿地而言,现在是一个充满危机的时刻:中国的沿海湿地所面临的威胁来自海岸带围垦、污染以及破坏其生态系统的入侵草种的蔓延。滨海湿地的面积过去10年来减少了22%;只有32.75%的天然海岸线未被围垦或围填。中国的400多个沿海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和保护地所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其由不同的机构管理,削弱了管理的有效性。管理方面的随意性使问题变得更糟。保尔森基金会建立这个网络是为了有助于大家重新思考湿地保护地的作用,让决策者和公众听到来自基层的声音。
我们为什么要关心湿地?
滨海湿地是防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的第一道防线,而且为中国沿海省份的5.6亿常住人口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比如水质净化和防洪排涝。2014年,这11个沿海省市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8.6%。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保障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湿地还为迁徙候鸟提供了一个休息的地方,在一年一度的漫长迁徙旅途中,有的鸟类是从遥远的西伯利亚一路南下直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些候鸟每年都会在湿地里停留数月,补充体力并稍作休整。作为我们宝贵的自然遗产的一部分,这些候鸟的自然美和令人惊叹的迁徙过程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奇迹之一。中国需要并且应该分担其保护责任。
您最喜欢哪种候鸟,为什么?
我得说是白鹤。那是三月中旬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在江西的鄱阳湖我突然看到在我面前出现了如同漩涡般升腾而起的白云(有人告诉我那叫“盘云”)。数百只白鹤从湖面腾空而起,纷飞翱翔,盘旋上升,直到它们的身影逐渐模糊。我只能看到这些白鹤翅膀上反射的阳光。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才意识到有凉凉的泪水从我的脸上滑落下来。后来我明白了,所有的候鸟都是那么优雅而又脆弱,需要我们的保护。而那天看到的那些白鹤正是天地间翱翔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