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的碳排放峰值目标意义重大

作者:侯安德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中国最新公布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INDC)是这个经济大国和主要碳排放国对旨在达成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目标协议的联合国进程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符合其之前为减少碳排放而做出的重要政策声明和承诺,尤其是中国根据近期于2014年11月签署的中美协定达成的协议。

作为一个严重依赖煤炭的发展中国家,中国面临的脱碳挑战比任何其他大国都更大,而且一直通过区域限煤、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和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项目等举措正面应对这样的挑战。中国的限煤目标有可能显著减少碳排放并推动经济增长。到2020年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42亿吨将使煤炭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比重降至62%,紧密配合中国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承诺。如果坚决贯彻执行,限煤措施将自然而然地加快清洁发展,在可再生能源、能效产品和服务以及教育培训方面创造就业机会。根据最近由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进行的一项研究估算,限煤措施将导致电力行业的就业机会整体净增,到2050年仅太阳能和风能行业就可以创造560万个直接和间接的就业机会。在国家层面上,中国也正致力于通过严格环保法规、加强执法和加大处罚力度来减少常规和温室气体排放。

我们认为,建立碳排放定价机制,例如通过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将是有助于中国实现其自身碳排放目标的最重要因素。电力行业的其他市场化改革也可以有助于中国的电网吸纳更多的可再生能源(目前,大量风能、太阳能和水电能源被白白浪费),并优先考虑最终使用能效方面的投入。金融领域的政策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加快从能源密集的重型制造业转向消费和服务导向型产业。

侯安德是保尔森基金会的中国研究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