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安琪、Yuqian Peng和Kaiyang Xu,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
中国上周公布了其正式的应对气候变化承诺,虽然其中的大部分具体内容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这份文件非常类似于去年11月与美国达成的历史性气候变化协议,但中国国家自主贡献(INDC)文件中包含的一些迹象表明,中国对应对气候变化持严肃认真的态度。
中国到2030 年的自主行动目标要点如下:
- 碳排放强度(例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 年下降60%-65%。
- 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 森林蓄积量比2005 年增加45 亿立方米左右,相当于刚果的全国森林蓄积量。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碳排放国,中国与任何其他国家都不一样,有能力决定全球气候的最终走向。解读中国已经做出的承诺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参照指标,从而了解其他尚未提交国家自主贡献文件的国家需要做些什么。重点总结如下:
1. 中国正有条不紊地完成其先前承诺的2020年目标。
在其公布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中国表示正朝着其2020年目标迈进,这些目标由中国领导人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谈判上宣布并纳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2011- 2015年)。中国在该五年规划中承诺到2015年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根据今年公布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国的碳排放强度至今已下降33.8%。
这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强度只需要再下降约1.6%就可以实现2020年承诺的低端目标(40%),或者再下降2.6%就可以达到承诺的高端目标(45%,参见图1)。考虑到前几年实现了每年碳排放强度平均下降5%,中国应该很容易实现其“十二五”规划承诺的剩余减排目标,这对于实现2020年目标而言是个好兆头。

2. 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目标将达到的峰值水平远远低于欧洲国家和美国的碳排放强度峰值水平。
根据预测估计,当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时,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平均8吨。相比之下,美国2012年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6.23吨。中国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永远不会接近许多欧洲国家的碳排放强度达到峰值时的人均水平(图2),其中包括德国、丹麦和荷兰。

数据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气候分析指标工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
3. 中国的森林蓄积量目标将加大对包括农业和城镇化在内的其他土地用途
中国要使其森林蓄积量增加45 亿立方米的目标相当于比2005 年增长30%。到目前为止,中国在“十二五”规划中报告说已经实现了大约一半的目标(21.88亿立方米),尽管卫星数据显示,从2001年至2013年期间,中国的森林覆盖面积减少了630万公顷,而同期新增仅240万公顷。
由于农业和城市扩张给可用土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新的森林将从何而来?2009年,中国有0.08公顷的人均耕地面积,为全球平均水平的40%。加重这种相对稀缺性的是2006年耕地面积减少了310,000公顷,其中84%被转化为城市建筑环境。中国政府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其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到60%,这无疑会给平衡农业与林业发展造成更多的挑战。全国一半以上的森林覆盖损失发生在中国人口最多和最富裕的省份,如广东,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高居全国第四位(图3)。

4. 中国计划更多地依靠核能来实现其非化石能源占比达到20%的目标。
在未来的几十年中,尽管中国也将提高核能发电的比重,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将在20%的非化石能源目标中占大部分。中国目前拥有全世界近一半的核反应堆,其中26座商业反应堆已投入运行,另外24 座反应堆正在建设之中。核能发电量预计在2020年至2030年间将增加一倍以上(图4)。世界核能协会预计,2030年并网核电装机容量将占中国总发电量的10%左右。至于水力发电,由于三峡大坝等大型项目而在中国一直存在争议,其在整体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重预计只会从2020年的7%左右略微提高到2030年的8.5%。

5. 这是第一个提到公众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承诺。
鉴于过去参差不齐的环境政策执行水平,中国是否能够实现其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确定的目标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过去的这种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中国强调以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调控方式来实施其节能减排目标。中国为确保实现目标而采取“铁腕” 手段关闭污染严重的低效工厂和电厂,这一直是国际社会的批评对象。不过,这种分层次的政策正转向包含更多的公众宣传和更大的包容性。随着去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纳入了倡导“低碳生活”和“社会参与机制”的措辞,旨在让公众参与以帮助实现国家的碳排放目标。这是中国在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提交的应对气候变化承诺中第一次提到争取公众参与,标志着中国深刻认识到如果没有民众的支持和协助,政府将无法实现其雄心勃勃的承诺。
迈向巴黎气候大会之路
中国的承诺给其他快速发展的大国和世界上另一半还没有做出公开承诺的国家定下了标准。除了中国之外,只有墨西哥等少数几个主要发展中国家已经提交了承诺。值得注意的是,巴西和印度尚未公布其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尽管巴西领导人上周在与美国达成的协议中宣布,他们将承诺到2030年使该国非水电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达到20%并恢复1200万公顷森林面积。在距离巴黎气候谈判只剩下几个月的时候,中国的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可以为其他国家能够追求实现的目标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
徐安琪博士是耶鲁-新加坡国立大学和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的助理教授。Yuqian Peng和Kaiyang Xu是耶鲁大学森林与环境学院的环境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