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空气质量确实在不断改善?这实在是言之尚早

作者:侯安德

过去几个星期以来,北京人一直在谈论空气是如何一反常态的洁净。多家新闻媒体报道说,自1月1日中国的新环保法生效以来,北京的污染程度有了明显的缓解。

但洁净的空气是否意味着由于政策措施和这项新法律而出现了真正的转折点呢?目前看来仍然言之过早。首先,本地环境空气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风力、湿度和空气逆流等气象条件。确实,在考虑各种气象要素后,北京-天津-河北地区(也称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在最近几个月里真的要好于2014年。2015年前四个月,PM2.5的平均浓度较2014年同期下降了25%以上。由于少数几周的重污染可能会使正常的平均曲线出现偏斜,重要的是要考虑中位值,而这也有所下降:从2014年前四个月的每立方米96微克降至今年迄今只有70微克。(虽然明显改善,但北京的环境空气质量仍远低于每立方米35微克的国家标准,更不用说世界卫生组织每立方米10微克的年度标准)。

北京PM2.5浓度下降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

这是否表明北京采取的政策,例如关停燃煤电厂、淘汰造成污染的“黄标”车以及将工业生产向市区外转移,正在开始起作用?经济增长放缓所带来的影响是否正在让河北上风区内污染环境的小工厂付出代价?或者我们只是看到近年来的常态出现了逆转?如果回顾2009的情况,我们会发现这很难说。2013年和2014年的极端空气污染程度似乎属于异常现象。到目前为止,2015年看起来像是在重现2009-2012年期间前四个月的污染程度。换句话说,有所改善,但还是很糟糕。

2015年的PM2.5水平实际上与六年来的趋势一致

不过,要真正了解这种差异的性质,需要考虑影响PM2.5浓度的天气模式,如湿度、风速和风向。近期有关2015年PM2.5水平有所下降的文章都没有提到天气因素。根据我们的初步调查研究,2014年的风力和湿度条件特别不利于降低环境PM2.5浓度,而今年的条件已经回归到与2009-2012年期间相似的水平。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今年的PM2.5浓度似乎已经恢复到平均水平。

风速和风向也很关键:北京人知道北风可以带来较为清新的空气。根据采用美国大使馆数据对北京的风向和PM2.5平均浓度进行的分析,看起来西风、北风和东北风都比南风或东风要清新得多。把这些风向分组后进行的分类分析表明,考虑到所有风力条件,2015年北京的环境PM2.5浓度低于2013-2014年期间,但与2011 – 2012年期间相比,没有很大的不同。

无论是否有北风,北京的PM2.5浓度均有所降低,但这只是相对于2014年而言

北京的PM2.5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市区以外。此外,2015年前两三个月里,河北几个污染最严重的城市的环境空气污染程度较上年同期均有所下降。但2015年1月的污染程度似乎并没有出现大幅下降。由于现有数据仅追溯到2013年,这不能称之为趋势。

Pollution in Hebei was especially bad in January-February last year

去年1 - 2月份河北的污染尤其糟糕

底线:到目前为止,2015年北京的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前两年,即使考虑到风力和湿度,相比较而言也是有所改善。周边城市减少排放可能对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起到了作用。政府采取行动关停北京地区的燃煤电厂,实施更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淘汰造成污染的车辆,这具有值得称道的重要作用,但称之为明显的改善趋势还为时过早,因为2013 – 2014年属于污染尤其严重的期间,特别是在冬季。尽管我们还不能说关停北京的燃煤电厂等环保政策举措是不是近期空气质量改善的根本原因,这样的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让京津冀地区朝着改善空气质量的正确方向前进,最终有助于更加稳定的气候。

侯安德是保尔森基金会的中国研究部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