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对保定天威集团的救助以及国有企业改革跟环境有关

作者:尹美霞与侯安德

Screen Shot 2015-05-05 at 2.56.58 PM
Consolidation in China’s renewable energy industry could be a good thing (Photo: Getty)

 

中国的国有企业改革不仅是激励竞争和促进未来经济增长的一个决定性因素,而且对中国向空气污染宣战的努力来说也是一个重要因素。真正的由市场推动的竞争将有助于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可再生能源行业,同时也有助于减少让高耗能的重型制造业受益的经济扭曲现象。所以,当国有的保定天威集团这个曾经庞大臃肿的重工业企业集团和可再生能源生产商上周宣布将无法兑付8550万元人民币(1400万美元)债券利息的时候,市场改革者和环境专家都感到鼓舞:看起来这家企业将要成为中国政府允许发生违约的第一家国有企业。无论是在成熟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还是作为迈向改革中国的国有企业和政府主导的金融体系的一步,这似乎都是一个进步的标志。

可再生能源生产商之间的市场化竞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这会增强整个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实力。目前,由于事实上政府依然资助很多效率低下且不具有经济生存能力的国有可再生能源企业,上游可再生能源生产能力存在过剩问题。例如,陷入困境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赛维和尚德已经进行重组,不过没有与实力更强的同业合并。行业整合可以有助于降低制造成本和减少投资的不确定性,短期而言增强剩下的企业的实力,长期而言使可再生能源成为更具有竞争力的能源资源。因此,新闻报道的保定天威集团债务违约事件,尽管从表面上看是个坏消息,却似乎是市场向前迈出的一步。

然而,国有的中国建设银行上周宣布将会兑付该企业的债券利息(建行不管怎样都持有该企业的大部分债券)。这表明,目前依然存在对国有企业债务的隐性国家担保,这降低了对这些实体的放贷风险并对整个行业起到了财政补贴的作用。国有企业在中国的能源和重型制造业部门中占据主导地位,提供给这些企业的低成本融资帮助了他们在政府正寻求减少过剩产能的钢铁、水泥、太阳能和煤炭等领域中维持或扩大制造或能源生产设施。在宏观层面上,为制造业提供的低成本融资还减少了小企业和服务行业可以利用的资金。

国有企业改革在中国的政策议程上高居首位。建行发布该公告的同一周,有报道称中国将把央企数量减少到仅40家,这既是为了鼓励整合,也是为了提升市场的作用。因此,目前还不清楚保定天威集团的债务违约最终会如何处理。

底线是这样的:在加快中国经济朝着更清洁的方向转型的过程中,市场力量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但还需要政府发出更强的信号来加速变革。保定天威集团的案例可能是在错误的方向上走出的一步。

侯安德是保尔森基金会的中国研究部副主任。尹美霞是保尔森基金会的研究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