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北的心脏地带着手治理中国的空气污染

Hebei Vice Governor Zhang Jiehui and Paulson Institute Chairman Hank Paulson discuss Hebei’s efforts on air pollution
河北省副省长张杰辉与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讨论河北省的空气污染治理工作

作者:柯凯丽

保尔森基金会近日走访了河北省,第一手了解该地区面临的挑战以及中国的严重污染问题可能适用的解决方案。基金会的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计划正在进行政策研究,这将有助于北京周边的“京津冀”地区实现到2017年减少污染25%的目标,同时为经济增长提供支持。

河北是中国向污染宣战的中心战场:加上北京和天津,这个地区是习近平主席采取区域性整治方式解决这一问题的焦点。中国雾霾最严重的十个城市中有七个在这一地区,省领导正努力削减污染排放,同时寻求新的方式来促进经济发展。

“我们准备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改善空气质量上付出巨大的努力,尤其是以京津冀地区为重点”,保尔森在他最近访问期间说,“我们正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并引进全球专家。我想自己来这里听听我们能够如何提供支持”。

在河北期间,保尔森基金会的代表团会见了环保官员和政府官员,他们报告了在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方面取得的一些进展,但强调说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我在河北这边见到了很多领导”,保尔森说,“我们希望支持京津冀地区以最经济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

河北省的官员解释说,对于一些棘手的问题,他们目前还没有答案。比方说,如果有必要的话,他们应该关闭哪些工厂以帮助减少污染,以及如何能够保障将在这一过程中失去工作的工人?他们如何能够在做到这一切的同时仍然继续支持本地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除此之外,仅关闭工厂一项能在多大程度上改善空气质量?如何协调涉及农业、工业和上路车辆的全面解决方案?

为了探讨这些问题,基金会参观了一个由IBM和中康韦尔这家中国民营企业牵头组织的公私合作项目。该项目利用将实时空气质量数据与当地天气模式和行业数据相结合的云计算系统,提前预测PM2.5分布情况并提供短期解决方案。分析结果可以让政府知道在任何特定的时刻哪些工厂应该关闭(或减产)以保持环境空气质量等级下降到较为健康的水平。

政府在去年十一月举办的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河北省关闭了许多污染最重的企业后,当时的天空出奇的蓝)、中国农历新年和最近全国人大会议期间部署了该系统。

Paulson Institute Chairman Hank Paulson hears from Zhou Hanhua, owner of a pig farm, about the farm’s waste-to-energy system and how it contributes to mitigating air pollution from ammonia
保尔森基金会主席亨利·保尔森听养猪场老板周汉华介绍其养猪场废弃物能源转化系统及其如何有助于减轻氨气带来的空气污染

保尔森基金会的团队还参观了一个创新型养猪场以进一步了解空气污染的复杂化学反应。猪的粪便产生氨气,与重工业和燃煤发电产生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起反应后生成的一部分PM2.5助长了京津冀地区的污染。通过把猪粪便转换为可以发电的沼气,养猪场可以一年节约75,000美元,减少氨气排放并取代燃煤发电。沼渣沼液也减少了附近农场对氮肥的需求。

保尔森赞扬了这个养猪场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这恰恰证明了市场机制,还有民营企业,能够帮助推动解决从重工业到农业领域的复杂空气污染挑战”,保尔森表示。

“我从小在农场长大,我们有400头猪”,保尔森补充说,“我还是可以闻出那种味道。不管大小,猪闻起来都一样” 。

柯凯丽是保尔森基金会北京代表处的董事总经理,负责领导基金会的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