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与民营企业相比(以蓝色表示),尽管有时背负巨额债务,中国的国有企业(以橙色表示)还是有信用评级虚高的倾向。根据《经济学人》研究,这样的评级反过来又有助于国有企业获得廉价融资。那会怎么样?在最新发布的保尔森基金会政策备忘录中,清华大学教授朱宁指出,这种现象反映出一个将长期拖累中国经济的问题:道德风险。他认为,由于中国政府对破产提供隐形担保,导致有政府背景的贷款人和借款人大都对风险置若罔闻。有了这样的担保,国有企业可能会冒更大的风险,这有可能威胁到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朱宁表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必须采取措施让市场力量来重新平衡经济。他的政策建议包括逐步开放资本账户、推进中国证券市场改革以及允许破产以表明不再为高风险投资兜底。如果能够推动市场化改革,国企信用评级可能会下降到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