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所欲言:为什么中国的股市崩盘不会扼杀经济

作者:白安儒

Why China's Market Crash Won't Kill the Economy
市场下跌会伤害大量小散户,但可能不会对经济基本面产生太大影响

 

中国庞大的国内股市出现暴涨,其中一个特别之处在于这是在国内已经放缓的经济增速探至新低的时候发生的现象。虽然金融市场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很少是直截了当的,毫无疑问的是看起来经济状况对股市没有太大影响。但是,反向关系又是怎么样呢?股市是否会影响到实体经济?在过去两个星期中国股市行情急转之后,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如果股市上涨一直以来为实体经济提供了支持,那么这种支持很可能在逐渐分崩离析。

这种支持很难找到多少有力的证据。由于持有的股票价值上升让人感到更富有而且更舍得花钱,可能存在“财富效应”。但这种效应在中国不太可能很大,因为只有不到7%的城镇人口积极活跃地买卖股票。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在近期的股市暴涨中实际上出现了“负财富效应”,因为人们暂缓消费以便能够把更多的钱投入股市。无论如何,今年零售销售增长稳步放缓,表明股市上涨对拉动消费支出的作用微乎其微。

如果家庭不是主要受益者,那么企业呢?与原先相比,股市上涨显然让更多的企业可以从首次公开发行和出售股份中募集更多的资金。因此,如果股市持续下跌,这样的资金来源可能会枯竭。然而,潜在影响看起来仍不是非常大:近几个月来通过股市融得的资金仅仅占到社会融资总额的5%左右;在中国,来自银行和债券市场的贷款要重要得多。此外,很难发现这些额外资金对实际支出有任何重大影响:今年的企业整体投资支出增长实际上一直在急剧下降,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担忧的趋势。

最后,要回答股市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问题,或许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要记住:金融业本身是实体经济的一部分,通过其自身的产出和所提供的就业机会直接促进经济增长。事实上,这种直接贡献已经大得让人感到意外: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在2015年第一季度 7%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金融服务业贡献了约1.4个百分点。这一比率不同寻常的高,因为金融服务通常贡献约0.6 -0.8个百分点。

言外之意很明显,股票交易及相关活动(如融资融券)的激增为金融企业创造了大量新收入,使当季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提高了大约半个百分点以上。似乎可以简单地推断认为,如果没有股市的繁荣,全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本来会低于7%。因此,虽然我不知道近期的调整是否会意味着股票交易不再急剧上升,但如果交易量恢复到其历史水平,那么这种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提振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消失。不过,目前还不太清楚是否会有更广泛的经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