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项目新闻:2015年6月18日

我们常驻北京的气候变化和空气质量项目团队在此分享他们的阅读材料和讨论内容。

图为上海闵行发电厂;中国正努力通过各种方法缓解其污染问题,包括加重处罚力度、不断发展碳交易市场以及计划中的环境税法。

碳排放权交易:继上周在北京举行的有关碳排放权交易的“保尔森对话会”之后,据报道北京市政府正与河北、内蒙古和江苏讨论将其中的部分城市纳入中国首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保尔森基金会正与美国环保协会合作撰写专题报告,研究美国和欧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经验以及使中国成功转向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关键要素。这份报告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发布,其内容上周已经以非公开对话会的形式与政策制定者、非政府组织和企业进行了讨论。为碳排放制定全国性价格,如通过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将是向前迈出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中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能源、大气排放和经济转型方面的政策整合。

环境税法:上周,中国国务院发布了期待已久的《环境保护税法(征求意见稿)》, 旨在减少重点行业的水、土壤和空气污染。该法案有可能起到良好作用,主要有两个原因:

  1. 这将促使税务部门密切监测排放,从而提高整体透明度和加大对排放的监管力度 – 有利于计划在2016年启动的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取得成功。
  2. 这将对所有排放实行统一的价格,而不是像现行法律那样只对超标违法排放征收治污费。

这个税种对(几乎全部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征收,将对中国于2016年通过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碳排放定价体系的计划形成补充。目前尚未解决的一大问题是:会有什么样的税率?为了有效地清除污染,成本必须高到足以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加大执法力度:根据今年开始生效的更为严格的新环境保护法,1-4月违法污染企业已被处罚金1.12亿元人民币(约合1800万美元)。新环保法对违法企业实施按日连续处罚,而不是以前的一次性处罚。个案罚款数额最高为1580万元人民币(约合255万美元),接受处罚的是国有陕西煤化能源有限公司,该企业因在79天内被警告两次后仍未停止排放污水而在3月份受到处罚。环境保护部环境监察局局长邹首民介绍说,在巨额罚款的压力下,企业正纷纷加大环保投入。